年出版的《兰惠小史》是一本具有影响的兰史,作者吴恩元结识了许多绍兴棠棣的兰农,在《兰蕙小史》中记录了绍兴棠棣兰农的种兰经验和发掘名贵品种的贡献,在记录的江、浙、沪40种兰花名贵品种中,绍兴县就占26种。 1984年1月22日,绍兴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决议,确定兰花为绍兴市花。
《绍兴得船啊绍兴的桥》的作者是张彦,原名张修彦,浙江绍兴人。《绍兴得船啊绍兴的桥》先写了船行江面的美景和技术精湛的船夫,后通过对绍兴的船和桥的描述,表现了绍兴独有的水乡风貌,以及水乡生活给儿童带来的无限乐趣。
建炎三年(1129年)春,金军攻扬州,王德退守宣化。叛将张昱、张彦围攻和州,太守张绩向王德求援,王德马上率兵抵达,叛军毫无准备,溃散,宋军击斩张昱,俘获兵马万余。 苗傅、刘正彦发动叛乱被击败后,逃入闽中,王德受命随韩世忠追击。
1、《绍兴得船啊绍兴的桥》的作者是张彦,原名张修彦,浙江绍兴人。《绍兴得船啊绍兴的桥》先写了船行江面的美景和技术精湛的船夫,后通过对绍兴的船和桥的描述,表现了绍兴独有的水乡风貌,以及水乡生活给儿童带来的无限乐趣。
2、绍兴的船与嘉兴方向的船不一样。绍兴的船主要是小划船,是坐在船上用两手划的,孟关良就是绍兴人,孟关良划船就是绍兴人的划法。绍兴桥梁量多面广,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,誉为“万桥市”。
3、绍兴是中外闻名的桥乡、桥都。有万古名桥出越州之说。盛产青石的绍兴,因地制宜,在一千四百平方公里的河网和湖泊上构筑了 上万座或古朴或精练的石拱桥。可以说绍兴的古桥是登峰造极了。中国古桥珍品之一的绍兴八字桥,在城东南,它相对而斜,状如八字,故得名。
1、历史文化:方言,绍兴话,是一种吴语方言,属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。曲艺 越剧起源于绍兴。越剧长于抒情,以唱为主,声腔清悠婉丽,优美动听,表演真切动人,极具江南地方色彩。社戏是流行于绍兴的传统民间娱乐风俗,是旧时绍兴城乡春秋两季祭祀社神所演的戏,用以酬神祈福。
2、南宋时期,绍兴曾两度作为临时首都。绍兴八年(1131年),宋高宗赵构将越州定为临时首都,并改年号为绍兴,寓意着绍祚中兴。随后,越州被改名为绍兴,这个名称一直沿袭至今。
3、绍兴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,是“没有围墙的博物馆”、群星璀璨的“名士之乡”,——绍兴。其桥的数量是威尼斯的5倍,平均每1000平方米就有3座桥。 “悠悠鉴湖水,浓浓古越情”。
4、绍兴夏称於越,亦称大越,简称越。春秋时期,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国,称越国。秦王政二十五年(前222),降越君,称会稽郡。东晋称会稽国,南朝复设会稽郡,并置东扬州。隋开皇九年(589)改置吴州。大业元年(605)起称越州。唐朝也称越州。